首页

女主调教系列视频

时间:2025-05-29 14:19:11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16926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武汉花博汇打造知音文化沉浸式夜游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我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计算机学科竞赛,为我国 IT业的发展培养和选拔了大批人才。2024年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将在哈尔滨、郑州、济南、重庆四个城市举办全国赛,哈尔滨站是本年度首场线下全国赛。

全球洗手日,如何正确洗手?一起来学习

二是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协商议政,助力高质量发展。比如,就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为防范化解风险、稳定市场信心提出意见建议;就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报送信息,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或采纳。

第四届粤港澳大学生国际广告节在穗启动

“免费短剧占行业收入已超30%,比例还在持续上升,预计年底能达到50%。”在短剧投资人张霄看来,市场模式的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市场竞争激烈和互联网平台流量焦虑的共同结果。

赢者通吃败者退场 春节档为何冰火两重天?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于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由香港海防博物馆改设成立,重点介绍抗战历史及香港的海防和军事变迁,彰显“抗战”与“海防”的保家卫国中心主题,提升市民的民族自信和爱国精神。

福建省举行今春最大规模观鸟赛

上海5月15日电 (陈静 田波澜)记者15日获悉,国际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James Fraser Stoddart)重返华东师范大学,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弗雷泽·斯托达特在讲演中表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